close

布拉姆斯晚年曾寫《四首嚴肅的歌》,他顯然視之為自己的遺言,
不願送進音樂廳,只為二、三知己含淚詠唱。

這與理查•史特勞斯《最後四首歌》相似彷彿,其對比令人印象深刻。

在八十四歲高齡,辭世前一年,他寫出了最美的作品《最後四首歌》,
理查•史特勞斯一貫的作曲手法,是在斷石崢巖裡四面奔突,終而潰決而出,
這四首卻是平川浩奔,綿綿不絕,是另一種均衡而非衝突的力量。

除了「Im Abendrot(在晚霞中)」是詩人Joseph von Eichendorff (1788-1857)
的作品,其餘三首皆出自理查•史特勞斯的好友赫塞 (Hermann Hesse) 之手。
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,多部作品皆呈現他濃厚東方色彩的思維與人生觀,
對死亡 (或無) 的態度與關照,赫塞無疑是東方多於西方--是四季更迭,
是陰晴圓缺,是花開花落,是夜盡天明,人生運行應是從容自在、自然無礙的。

1949年,寫完最後一曲「九月」的一個月後,理查•史特勞斯闔上了眼。
八個月之後,1950年5月22日,福特萬格勒 (W. Furtwangler)率倫敦愛樂首演
了這首他寫給自己,卻從未聽過的《最後四首歌》。

--

很美的曲子,徐以琳老師唱得很感人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mmerchiu 的頭像
    hammerchiu

    破鑼高菲夫

    hammer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